农村经济 ——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农村总人口 指乡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包括常住人口中外出的民工、合同工及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家领取工资的国家正式职工。 

乡村从业人员 指乡村人口中 16 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人员,即包括劳动年龄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但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现役军人和丧失能力的人,也不包括待业人员和家务劳动者。从业人员年龄为16岁以上。从业人员按从事主业时间最长(时间相同按收入算),分为农业从业人员、工业从业人员、建筑业从业人员、交运仓储及邮电通讯业从业人员、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从业人员、其它从业人员。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总量。它用价值量形式综合说明了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农林牧渔业生产的总成果和总规模,是观察农林牧渔业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研究农林牧渔业内部比例关系和农林牧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布局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计算农林牧渔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基础资料。 

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 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消耗的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总和。分为中间物质消耗和中间劳务消耗。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指各种经济类型的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提供的社会最终产品的货币表现。其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生产法:农牧渔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二是分配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营业盈余。 

农业机械总动力 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包括耕作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运输机械、植保机械、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其它农业机械的动力。 

农村用电量 指在本年度内,农村生产上和生活上的全年用电总度数(全年累计数)。但不包括农村中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基建单位的用电量,也不包括县办工业和城镇生活用电量。 

有效灌溉面积 指灌溉工程或设备已基本配套,有一定水源,土地比较平整,在一般年景可以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在一般情况下,有效灌溉面积应等于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能够进行灌溉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之和。 

造林面积 指报告期内在荒地、荒山、沙丘等一切可造林的土地上,采用人工播种、植苗、飞机播种等方法种植成片的乔木林和灌木林,经过检查验收符合技术规程要求,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规定,成活率达 85% 以上的造林面积。包括四旁植树如一侧在四行以上,连续面积0.066 公顷以上的面积,造林面积不包括补植面积和治沙及沿河种草面积。 

当年出栏头数 指农林牧渔企业生产单位饲养的,供屠宰并已出栏的全部牲畜头数。包括交售给国家,集市上出售的部分。 

肉类总产量 指当年出栏并已屠宰的猪、牛、羊、马、骡、驴、家禽、兔等肉产量。即屠宰后除去头、蹄、下水后带骨肉的重量,也叫胴体重。 

水产品产量 指本年度内捕捞的水产品(包括人工养殖并捕捞的水产品和捕捞天然生长的水产品)产量。不论自食或出售的,都应计算在内。用作继续扩大再生产的水产品(如鱼苗、鱼种、鱼饵及转塘鱼、存塘鱼等)不作水产品产量统计。在淡水生长的各种水生植物,如莲藕、菱角等,因属农作物范畴,均不包括在水产品产量之内。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