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水平温和上涨


    “十五”期间,整体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幅度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既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能保障居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

一、“十五”时期天津市物价运行的基本情况

    “十五”时期,天津市积极应对“非典”和“禽流感”等突发事件,采取了有效措施,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将物价涨幅控制在各方面都能承受的范围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持了温和上涨。“十五”时期天津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5.7%,年均递增1.1%,比“八五”时期的年均增长15.6%低14.5个百分点,比“九五”时期的年均增长2.0%低0.9个百分点。

    在这一时期价格总水平变动经历了价格回暖、价格上升、涨幅回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五”前两年,即2001、2002年,在此期间上游产品价格仍处于下行通道,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两年比上年同期下降4.1%。虽然市场自发力量开始复苏,但居民消费价格的上升依旧主要靠政策性调价拉动。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启动消费市场、扩大内需等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走出了长达3年的低谷,比上年同期上涨1.2%。但由于经济环境中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市场物价下降局面尚未完全改变,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再次出现回落,比上年同期下降0.4%。第二阶段为“十五”中期,即2003、2004年,由于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连续几年减少,在产量下降和需求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农副产品类价格迅猛上涨;同时在经过连续几年的经济“加速增长”之后,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局部过热”现象,钢铁、有色金属、煤、电、油等一些主要生产资料供应出现了严重的“瓶颈”制约;加上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尤其是制造业增长明显,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出现了较明显的上涨,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回升。2003、2004年天津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了2.5%和4.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也持续上涨,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1.0%和2.3%。第三阶段为“十五”末期,即2005年,为了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地运行,国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采取了“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适时适度微调,宏观经济的结构性过热等问题得到较明显的抑制,经济继续朝着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各种产品价格涨幅回落。与上年同期相比,2005年天津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仅上涨0.1%;居民消费价格也呈温和上涨,比上年同期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

    “十五”时期,天津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年平均下降0.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平均上涨1.1%,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年平均下降1.2%。

二、“十五”时期天津市物价运行的特点

    1.食品价格的高低对价格总水平的回升起着决定作用

    食品类价格历来是牵动物价上涨的“龙头”,“十五”时期天津市食品类价格的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回升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1年由于严重的旱情造成粮食大量减产,致使粮价逐步回升,并带动其它农副产品的价格止跌回升。2002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深化以及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经济作物的生产也发生了突飞猛进地发展。由于品种的丰富和货源的充足,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稳中趋降。但受国际和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2003年、2004年粮食价格的恢复性上升带动了相关食品价格的全面攀升。由于国家连续实施的一系列重视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长的政策,使得全国粮食恢复性增产,粮食生产情况向好,粮食供给形势继续改善,从而粮食价格在高价位上平稳回落。粮油的稳定也使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缺乏动力,涨幅回落。

    “十五”期间天津市食品消费价格累计上升17.5%,年均增长3.3%,意味着到2005年天津市食品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比“九五”末期2000年高17.5%。从构成食品类价格变动的十六类商品看,价格下降的只有两类。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菜篮子”、“米袋子”价格涨幅止跌回升,“十五”期间粮食价格年均递增6.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年均递增4.3%,蛋类价格年均递增6.4%,水产品价格年均递增8.4%,菜类价格年均递增3.5%,干鲜果类价格年均递增4.7%。

    2.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走低

    “十五”时期市场供过于求的总体格局依然没有发生大的实质性变化,多数工业消费品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多数日用工业消费品价格仍旧继续下降。“十五”时期,在工业出厂价格中,耐用消费品年平均下降5.3%。在居民消费价格中,衣着类年平均下降7.8%,降幅较“九五”时期扩大7.8个百分点;西药价格年平均下降8.1%,降幅较“九五”时期扩大6.4个百分点;通讯工具价格年平均下降24.4%,降幅较“九五”时期扩大16.8个百分点。

    但自2003年上半年起工业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开始出现转好的信号,部分商品价格止跌转升或降幅趋缓。据商务部对2005下半年600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分析,供过于求的商品占71.3%,比供求矛盾最严重的2002年下半年缩小16.7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包括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等商品的家庭设备类价格年平均下降4.8%,降幅较“九五”时期缩小0.2个百分点;包括电视机、照相机、音响、摄像机等文娱用耐用消费品价格年平均下降8.3%,降幅较“九五”时期缩小5.8个百分点。

    3.居住和服务项目价格保持合理上涨

    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十五”期间天津市连续两次上调了公有住房租金,带动全市房租价格年均上涨8.0%。针对天津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又先后两次上调了居民生活用的水价格,带动水价年均上涨14.6%。同时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对民用电、管道燃气、煤制品、取暖费等价格也进行了调整,由于上述项目价格的调整,使“十五”期间居住类价格平均每年递增4.4%。为促进公用公益事业的发展,解决基础产品、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价格结构性矛盾,缓和行业亏损的状况以及减轻财政压力,“十五”期间天津市适时适度地对学杂费、托幼费、医疗保健服务价格、公交汽车票和出租汽车票等服务项目类价格进行了调整,并对公园门票价格实行淡旺季价格,放开了幼儿园收费。“十五”时期天津市服务项目类价格年均以4.8%的速度上涨,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累计上涨63.9%,年均递增10.4%;市区公共交通价格累计上涨41.3%,年均递增7.2%。

    “十五”期间,天津市继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坚持深化价格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不断理顺价格关系,充分发挥了价格的杠杆作用;注意把握好价格调控的方向、时机、节奏和力度,将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幅度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全国价格总水平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天津市价格总水平始终能够保持相对平稳运行的态势。


(于海芳)

>>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