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天津统计年鉴 —— 系列分析文章 ::

v

综  合
v 人口和劳动工资
v 固定资产投资
v 财政和物价
v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v 人民生活和社会福利
v 农村经济
v 工  业
v 建 筑 业
v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v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v 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v 金融和保险业
v 教育和科学技术
v 文化体育卫生及其他
v 滨海新区
v 改革开放与市场发展
v 排 行 榜
v 区县基本情况



  滨海新区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2002 年是滨海新区建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与时俱进、力争上游、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工作要求,团结拼搏 ,决战攻坚。在经济总量、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新的突破,提前一年实现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阶段性目标。 

一、新区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滨海新区作为天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2002 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820.5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1% ,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40.0% ,提前一年实现市政府确定的到 2003 年新区国内 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 40% 的目标。其中,开发区与保税区的增加值分别完成 380 .09 亿元和 61.50 亿元,分别增长 30.0% 和 40.0% ;两区合计占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 54.3% 。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效果 

  
1.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完成增加值 6.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7.1% ;第二产业对新区发展 的贡献突出,完成增加值 567.65 亿元,增长 21.8% ,增幅比上年提高 3.2 个百分 点;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完成增加值 246.71 亿元, 增长 16.6% ,比上年加快 0.4 个百分点。 2002 年新区三次产业的比例为 0.7 : 69.2 : 30.1 ,继续保持 “二、三、一”的产业格局。 

  
2.现代化工业基地初步形成,工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 
  新区按照技术含量高、国际化程度高、聚集效益高的目标要求,积极扩大吸引国际资本,加 快推进工业战略东移,促进了新区工业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002 年,新区 完成工业总产值 17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4% ;完成工业增加值 533.30 亿元, 增长 22.4% ,工业增加值率为 33.02% ,比全市工业平均水平高 8.26 个百分点。 已形成以摩托罗拉、通用电器、三星集团、松下电子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以霍尼韦尔 、梅兰日兰、 SEW 、 SMG 等为主体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群;以诺和诺德、史克必成、 中药集团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群;以统一工业、劲量电池、德达节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群 。涌现了一批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国内外领先的知名品牌和产品,大大提高了新区工业 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3.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突出,潜力和空间较大 
  港口在新区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愈加明显。 2002 年天津港完成吞吐量 1.29 亿吨,比上 年增长 13.5%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240.8 万标箱,增长 19.7% 。“南散北集”码 头功能结构调整已见成效,原煤、铁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稳定增长。随着深水航道的浚深, 到港船舶出现大型化趋势,全年接卸 10 万吨级以上船舶 51 条。 
  保税区充分利用海、空两港优势,加快拓展国际物流功能。 2002 年进出区货物总值完成 6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0% ;通关进出口额 23.45 亿美元,增长 56.8% 。汽车贸易快速增长,全年销售进口汽车 3.97 万辆,增长 1.1 倍,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商贸、旅游、金融、会展业等稳步发展。 2002 年,新区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 74.6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9%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34.22 亿元,增长 13.2% 。 塘沽区新洋市场步行街的建成,解放路商业街的续建工程和第三届津沽海会成功举办等,推 动了塘沽区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大港区以教育和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汉沽区 积极争取到航母舰船游乐项目的落户,将成为“龙头” 项目,带动其他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 
  金融业发展有新的突破。中国最大的合资寿险公司—-恒安标准寿险公司落户开发区;深圳 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陆续在开发区、保税区成立支行;滨海发展银行筹建工作进展 顺利;金融服务区一期 20 万平米已经封顶,招商工作顺利进行。 
  一系列高层次国际会议和论坛在新区成功举办。如天津国际制造业配套(全球采购)洽谈会 、《商业周刊》论坛、泰达华生生物技术及医药国际研讨会、天津国际汽车贸易展览会和汽 车高层论坛、天津国际集团(全球采购)交易会、首届天津服务管理国际论坛、天津近岸海 域富营养化国际研讨会等高层次会展活动有利地提高了新区在国内外知名度,对促进新区现 代服务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2002 年新区抓住机遇,营造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投资环境,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2002 年,新区外贸出口 72.0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2.6% ,占全市外贸出口的比重为 62 .1% 。新区经济对外贸出口的依存度达到 73.4% 。市政府确定新区到 2003 年外贸出 口总值要占全市出口总值 50% 的目标,早在 2000 年就已实现。 2002 年新区批准 三资企业项目 371 个,协议投资总额 42.55 亿美元,增长 19.5% ,其中合同外资额 38.91 亿美元,增长 21.5% 。开发、保税两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抢占投资环境 建设制高点,相继制定了电子、生物医药、汽车、现代物流等多项产业规划,颁布了新的产业促进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为企业服务的措施,有利地促进了两区的招商引资。开发区完成合同外资额 24.10 亿美元、保税区完成 12.17 亿美元,两区合计占新区合同外资额 的 93.2% ,较好发挥了对外开放主力军的作用。
 
四、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建设初具规模 

  2002 年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80.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4%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 85.6 亿元,增长25.5% ,是新区开发建设投入最多的一年。 
  新区交通骨架日臻完善,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竣工。亚洲规模最大的单塔斜拉桥—-海河大桥 建成通车;滨海通用直升机场开航;新区内环线全线贯通,外环线初步形成;海滨大道高速 段、津沽二线高速段、塘沽区河北路、汉沽区新开北路、大港区学府南路等工程相继竣工; 津滨轻轨土建工程大部完成。 
  市政公用及能源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市重点工程 500 千伏超高压变电站投产;开发区中水回用与5号热源厂、塘沽区北塘明沟治理、大港区学城排水系统、滨海天然气输气干线 一期等工程竣工;汉沽垃圾处理场开始运营,大港垃圾处理场及南排河、营城两座污水处理 厂均已开工建设。 
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北煤南移”取得阶段性成果,港区环境明显改善;大港区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楼房化建设已有很大进展。 2002 年,新区积极推进园林绿化和灯光夜景建设,共完成绿化面积 121 万平方米,新区在“亮起来、绿起来、美起来”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 



( 徐继良 )   





 

新出音管[2003]244号 

返回主页

ISBN 7-89996-239-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