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随着天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动脉的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提高,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80.12亿元,增长14.9%;邮政电信业增加值56.20亿元,增长14.4%;仓储业增加值7.10亿元,增长26.0%。
一、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
2003年,天津交通运输业努力克服"非典"带来的直接影响,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3507万人,比上年增长1.4%;完成旅客周转量92.74亿人公里,增长0.2%。完成货运量3.53亿吨,增长13.7%;完成货物周转量8169亿吨公里,增长26.0%。
(一) 公路运输功能增强
2003年天津路网质量进一步提高,运输功能不断增强。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0168公里,比上年增长4.9%,其中等级公路9901公里,增长8.5%,占全部公路的97.4%。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517公里,比上年增加186公里,增长56.2%。随着路网建设的日趋完善,公路运输方便快捷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民用车辆拥有量及客、货运量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3 年底,天津拥有民用车已达100.55万辆,其中当年新注册9.57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已达30.96万辆。全年公路共发送旅客 2109万人,比上年增加239万人,增长12.8%;完成货运量2.01亿吨,比上年增长2.6%。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公路客、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到60.1%和56.9%。
( 二) 铁路客、货运有涨有落
铁路运输仍是当前中远途旅客、货物运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截至 2003 年底,天津铁路延展里程4455公里,营业里程1454公里,拥有机车519台,其中内燃机车464台,电力机车54台。全年发送旅客1281万人,比上年下降14.5%;货物运输量5662万吨,比上年增长25.3%。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客、货运比重分别为36.5%和16.1%。
(三) 水上运输,特别是海洋货物运输增长明显加快
依仗天津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海洋货物运输业已成为天津开发海洋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2003年底,天津拥有民用运输机动船114艘,总载重量500.32万吨位。全年货运量8944万吨,增长38.6%。水上货运占各种货物运输方式的25.4%,比上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
(四) 航空运输业明显增强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出行选乘交通工具的方式也在逐渐改变。2003年,天津空港全年飞机累计起降2万架次,完成机场旅客吞吐量110.1万人,增长0.8%。完成货邮运量1.28万吨,增长14.2%。
二、港口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 内、外贸货物吞吐量保持快速增长
2003年,天津及周边地区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促进了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天津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了一年上三个千万吨的新台阶,港口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着出港大于进港、外贸大于内贸的结构。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62亿吨,比上年净增3276万吨,增长25.4%。完成内贸货物吞吐量0.74亿吨,增长25.8%,增幅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其中进港0.16亿吨,增长33.0%,出港0.58亿吨,增长23.9%;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0.88亿吨,增长24.9%,其中进港0.36亿吨,增长26.4%,出港0.52亿吨,增长24.0%。从全港货物内、外贸结构上看,内、外贸货物吞吐量比为45.9:54.1。从进、出港的结构看,进、出港货物吞吐量比为32.6:67.4。
(二) 货物流向更加合理
天津港口内贸进港货物主要以大连、绥中、宁波、青岛的石油及制品和福建、山东沿海的矿建材料为主,这两项货物占内贸进港货物吞吐量的69%。内贸出港主要以运往华东、华南的煤炭和钢铁为主,这两项货物约占内贸出港货物吞吐量的80.5%。外贸进港的货物主要以日本、韩国的机械设备和石油、化工原料,印度和澳大利亚的金属矿石为主,这四个国家的进港货物吞吐量占全部外贸进港货物吞吐量的57.9%。外贸出港货物主要以煤炭和其他杂货为主,煤炭占全部外贸出港货物吞吐量的54.9%。从整个外贸进、出港货物吞吐量完成情况看,主要流向亚洲58.6%;欧洲13.1%;大洋洲11.9%;北美洲6.4%;南美洲6%;非洲1.9%。
(三) 支柱性货物类稳定增长
煤炭、石油、金属矿石和集装箱是天津港四大支柱性货物类。2003年,煤炭及制品完成吞吐量0.68亿吨,比上年增长18.8%,占货物吞吐量的41.7%;石油及制品完成0.15亿吨,增长47.4%,占货物吞吐量的9.1%;金属矿石完成0.17亿吨,增长43.7%,占货物吞吐量的10.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1.5万国际标准箱,增长25.2%,集装箱按重量吨计算吞吐量为0.34亿吨,增长20.9%,占货物吞吐量的20.9%,四大支柱性货物类合计占全部吞吐量的82.6%。
三、邮政、电信业务快速增长
2003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5.7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97亿元,增长5.7%;电信业务总量106.74亿元,增长30.7%,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 电信业务稳步增长,通信能力不断增强
由于投资力度的加大,2003年,全市新增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15.9万门,达到402.5万门;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2386.6公里,增长38.4%,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6.5万路端,新增移动交换机容量158万户,达到515万户。
通信业务迅猛发展。近年来,用户对电信业务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不断提高,为电信行业的竞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电信业务价值的创造已不仅是通过运营规模,更重要的是依靠拓展业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来实现,电信以其便利性和个性化特点使其拥有量迅速上升,2003年底,天津电话(含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小灵通)用户761.91万部,比上年增加160.46万部。全市电话普及率由上年的65.4部/百人增加到82.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了16.9部/百人。同时,随着宽带网的建设及计算机应用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对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通信业务高速增长,2003年底天津互联网用户达到204.57万户,比上年净增7.96万户,增长63.7%。
(二) 邮政业务不断增长
2003年,天津邮政企业积极拓展业务领域,邮政业务总量持续增长。据统计,2003年天津邮政业务总量8.9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发送函件2.2亿件,比上年增长9.4%;特快专递321.5万件,增长11.8%;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117.47亿元,增长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