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向好 企业家信心十足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全面启动五大战略举措,积极化解"非典"负面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同步提高,全市经济继续在高增长平台上稳步运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奋斗目标胜利实现。据对全市八大行业,800家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都在较高的水平上平稳运行,反映企业生产和运行的主要景气指标明显提高,微观经济的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一、2003年企业景气运行的总体态势           

  2003年,天津经济发展喜人。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386.94亿元,同比增长14.5%。天津宏观经济走势的稳步推进,得益于天津经济的基础细胞—企业的生机勃勃。调查显示,本年度虽然有“非典”疫情的出现,但天津企业家信心不减,指数走势强劲,各季企业家信心指数都在较高的位置上平稳运行,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平均值为127.06,成为自1999年以来的最高年份,表现出企业家们对天津经济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从企业景气指数全年走势看,一季度全市企业实现高起步,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26.93,比去年同期提高14.74点,为1999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进入二季度,面对“非典”,天津企业经受住了考验,全市企业景气指数为107.01,依然保持在景气临界点以上,疫情缓解后的三季度天津企业迅速恢复,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22.62,由二季度的“微景气”区间跳过“相对景气”区间,重新回到一季度的“较为景气区间”。四季度,天津企业再次发力,较三季度再度上扬1.82点,达到124.44点,全年企业景气运行的轨迹呈现"V"字形。

二、2003年企业景气运行中的亮点

  (一)“三步走”战略激发企业家信心,企业家信心指数高于去年 
  本年度,虽然存在"非典"疫情的影响,但随着"三步走"战略的全面实施,企业家对行业看法乐观,信心十足,企业家信心指数全年平均值为127.06,较去年上扬3.44点。其中工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幅居前,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8.89、160.74、143.36和112.64,增幅分别为6.58点、14.64点、19.59点和7.72点。从不同注册类型企业来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家信心指数较去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19.17、96.64、125.55和135.35,增幅分别为0.84点、13.29点10.28点和5.98点。从企业规模看,大型及特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全年平均值较去年均有增加,其中大型及特大型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全年平均为152.89,位于“较强景气”区间,较去年增7.73点,中小型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全年平均为112.14,位于"相对景气"区间,较去年增2.27点。      
  (二)需求拉动,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成为全年最景气的行业           
  从行业自身发展历程来看,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三个行业本年度全年企业景气指数平均值均为1999年以来的历年最好水平,尤其是在"非典"疫情影响之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更显可贵。建筑业企业虽然全年景气运行总体情况较2002年略低,但景气指数依然较高,且其在"非典"疫情肆虐的二季度表现突出,当季景气指数为146.8,在全市八大行业中位居首位。今年四季度该行业景气指数为150.93,在全市八大行业中首次超过150的大关,步入"较强景气"区间。从全年各行业景气指数的对比来看,房地产业景气指数以135.7的全年平均值位居首位,其次为工业全年企业景气指数平均值为126.11,建筑业景气指数以123.86,位居第三。
  (三)主要景气指标改善明显                 
  从评价企业运行质量的各项综合指标上看,企业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劳动力需求三项指标全年景气指数平均值分别为79.77、111.2和99.04,成为近年来年度景气指数最高均值。如果以2002年为基准,本年度增幅最大的综合指标为劳动力需求指标,较去年上扬5.93点,其次为流动资金指标,景气指数较去年上扬5.18点,同时,固定资产投资上扬幅度也达4.59点。           
  (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成为今年亮点            
  
大型及特大型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均为本年一季度企业运行高起步做出了贡献,其中大型及特大型企业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60.06,位于"较强景气"区间,较去年同期上扬18.43点,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为109.56,较去年同期上扬12.3点。二季度“非典”疫情突如其来,两种规模类型企业景气状况均有所回落,其中大型及特大型企业回落至125.25,降幅达34.81点,中小型企业回落至88.64,降幅达20.92点。随着疫情的缓解,两种规模类型的企业均快速回升,体现出天津企业顽强的生命力和快速恢复生产的能力。四季度的数据再次显示出了天津企业的活力,两种规模类型的企业景气指数在三季度急剧回升的基础上,四季度又同时继续回升,其中大型及特大型企业三季度回升至147.07,较二季度回升幅度达21.82,四季度再次发力,达到149.75,上扬幅度达2.68点。中小型企业,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大幅上扬23.86点,回升至112.5,四季度再度上扬0.48点,景气指数高达112.98,成为近年来各季度最佳值。
  从不同注册类型企业来看,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以及集体企业景气指数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股份有限公司类企业本年度企业景气指数平均值为148.95,较去年上扬7.83点,在“较为景气”区间高质量运行。集体企业全年企业景气指数平均值为87.75,较去年上扬3.12。国有企业全年企业景气指数平均值为113.31,较去年上扬2.63点。从各注册类型企业纵向比较来看,股份有限公司类企业本年度以企业景气指数148.95高居各行业之首,打破了外商及港澳台企业长期的领先地位,企业景气指数全年平均值之高,在各类型企业中也属罕见。          
  (五)骨干企业作用明显                   
  从各类重点企业看,各类重点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骨干作用,本年度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市上市公司企业景气指数达144.72,在“较为景气”区间中高质量的运行,较去年同期上扬7.45点。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企业景气指数较去年上扬21.09点,达到130.23,同样位于“较为景气”区间。国家重点企业本年度企业景气指数高达167.5,位于“较强景气”区间。各类骨干企业景气指数均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起到了拉动全市企业景气指数总体向好的骨干作用。 
                            
三、企业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重要迹象           

  (一)原材料价格上扬,企业利润下降            
  本年度,企业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重要迹象是主要原材料及能源的供应紧张,价格上扬,利润降低。全市八大行业利润总体指标景气指数全年均值为101.27,较去年下降9.29点,利润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在产品的销售情况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企业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的上涨幅度大幅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上涨。以工业为例,产品的销售景气指数全年平均为122.62,位于"较为景气"区间,较去年变化不大,而本年度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景气指数全年平均为62.69,位于“较为不景气”区间,较去年大幅下降32.92点,同时产品的销售价格景气指数全年为90.33,仍位于景气临界点以下,较去年仅上扬9.15点。从主要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扬的覆盖面上看,以今年11月份为
例,在原材料九大类分组中,除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和木材及纸浆类价格下降外,其余七大类呈不同程度上涨。在价格上涨的七类原材料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幅度为最大,上涨26.1%;其它依次是农副产品类、纺织原料类和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分别上涨25.0%、17.6%和16.7%。另外从建筑业层面看,建筑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也普遍上升,原材料购进价格景气指数只有57.43,位于“较为不景气”区间。同时,在流通领域,商品的进货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幅略缓,小口径社会服务业乏力    
  本年度,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景气指数全年平均为126.36,虽仍处于“较为景气”区间,但与自身相比,景气状况有所回落,本年度的企业景气指数成为1999年以来各年度的最低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17.93点。致使全年景气指数偏低的原因与“非典”疫情不无关系,一季度,该类企业景气指数为142.72,保持着以往的良好的发展势头,二季度受“非典”疫情影响,景气指数大幅回落30.45点,达到112.27,由“较为景气”区间,回落至少有的“相对景气”区间,三季度,随着疫情的缓解,景气指数回升了12.85点,为125.12,仍为1999年以来的同期景气最低水平,三季度景气指数仅小幅回升0.22点,达到125.34。本年度,小口径调查的社会服务业正如前文行业走势描述中概括的企业景气状况不甚乐观,社会对该行业的需求小幅下降,该行业收费价格下调,营业收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注:为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企业景气指数,我们将景气区间作如下划分:180以上为“非常景气”区间,[180,150)为“较强景气”区间,[150,120)为“较为景气”区间,[120,110)为“相对景气”区间,[110,100)为“微景气”区间,100为景气临界点,(100,90]为“微弱不景气”区间,(90,80]为“相对不景气”区间,(80,50为“较为不景气”区间,(50,20]为“较重不景气”区间,20以下为“严重不景气”区间。
  另:景气调查所涉及的行业不含第一产业


(翟 凤 建)

关闭窗口

新出音管[2004]207号



ISBN 7-89995-641-2/Z·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