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

及动力购进价格涨幅较高


  2004年,天津工业生产运行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同时,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使全市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市场(以下简称原材料市场)购销两旺,其价格呈现出大幅度上升趋势。据统计,2004年全市工业原材料市场购进价格与上年相比上涨15.4%,涨幅比上年扩大了6.7个百分点,这是近年来价格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年。

一、价格变动状况 

  
(一)从各月同比价格变动情况看,各月同比指数均为正增长,且上涨幅度都在10%以上。2004年前5个月,全市工业原材料市场购进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呈逐月攀升趋势,同比指数由1月份的113.3逐渐上升到5月份的118.1。自6月份开始,由于受宏观调控作用和上年同期价格上扬的影响,同比指数连续三个月增幅出现回落。到9月份,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上涨的拉动下,国内天然原油和化工产品价格迅速上涨,使全市原材料市场购进价格又显涨势。11、12月份受国际市场棉花和原油价格下降以及国内新棉上市的共同影响,国内原油、棉花以及相关产品价格急剧下跌,使同比价格指数增幅再次出现回落,其中,12月份同比价格指数增幅回落的幅度是全年最大的,和11月份相比,涨幅回落了4.5个百分点。

  从各月环比价格变动情况看, 全年有9个月价格上涨,其中,4月份上涨幅度最大,与上月相比,价格上涨了2.0%;有3个月的环比价格出现下降,下降月份分别是6月份、7月份和12月份。 

  (二)从九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变动看,全年呈现“八涨一降”的格局,并具有价格上涨的产品多、范围广、上涨幅度大的特点。在九大类原材料中,只有木材及纸浆类的购进价格下降,其余八类的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上涨面占88.9%。在调查的全部规格品中,价格上涨的占80.2%,价格持平的占5.9%,价格下降的占13.9%。

  (三)从横向对比看,2004年全市工业原材料市场购进价格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4.0个百分点;在全国30个省市中,由高到低排在第八位;在京、津、沪、渝四城市中低于上海1.0个百分点,居第二名。

二、变动主要原因 

(一)国内需求拉动黑色金属材料类产品价格涨幅较高,受宏观调控影响,后期走势趋稳
  2004年,房地产、汽车、船舶、家电、机械制造等行业对钢材产品有着大量的需求,同时,世界生产基地向中国大陆转移和跨国公司在中国采购,构筑了巨大的钢材消费市场,拉动了钢铁生产高速增长,对钢材价格上涨起到了有力支撑。同时,基础原材料资源相对短缺、基础能源紧张又促进钢材价格的进一步攀升。2004年全市黑色金属材料类产品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了34.3%,拉动总指数上涨了4.3个百分点。从全年看,前4个月钢材产品价格上涨较大,上涨幅度逐月攀升,同比累计上涨了24.8%。受宏观调控影响,自5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同比指数涨幅出现回落。9-11月份,受市场带动,价格出现小幅反弹。2004年与上年相比,钢材价格上涨了21.6%,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有中厚钢板、线材、无缝钢管等分别上涨了31.2%、25.1%和22.7%。由于市场对钢铁产品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钢铁行业生产得以迅猛发展,使得钢铁产品的基础原料铁精矿石、普碳钢坯、废钢和生铁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扬,造成生产成本加大。据统计,2004年全市铁精矿粉、生铁和普碳钢坯的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了124.8%、35.6%、和35.4%。

(二)基础能源产品受国内外因素影响价格走高
  2004年世界对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是过去24年以来最快的一年,对世界石油市场造成新的压力。由于受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自2004年4月份以来,全市原油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上涨,上涨势头保持了7个月之久,同比价格指数由4月份的108.4直线上升到10月份的161.8,到11月份由于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开始下降,全市原油同比价格指数增幅也出现回落,但绝对价格仍然位于最高水平。成品油在原油价格的拉动下,价格也出现上涨,与上年相比,2004年汽油和柴油价格上涨了14.3%和11.7%。2004年煤炭、焦炭资源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价格一路攀升。与上年相比,2004年全市煤炭和焦炭的购进价格上涨了29.6%、和23.0%。由于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的上涨,拉动总指数上涨2.5个百分点。

(三)受需求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纺织原料类价格上涨
  2003年,棉花播种面积虽有恢复性增长,但由于在棉花成熟阶段雨量较大,造成了棉花减产歉收,全国棉花总产量比上年下降18.8%。其次是部分经营者囤积居奇,减少了市场供应量。同时,全国棉纺织行业快速增长,生产能力增长迅猛,使棉花市场供求缺口进一步扩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棉花价格2004年1-9月份同比价格指数出现上涨。10月份,由于国内新棉的上市以及国际棉价下降的影响,棉花购进价格同比指数出现下降,但全年皮棉购进价格仍比上年上涨了14.2%。由于棉价的上涨,全市棉纺企业先期购进的棉花价格较高,棉花的初级产品棉纱、混纺纱出厂价格也相应上涨,与上年相比,2004年全市棉纱、混纺纱购进价格上涨19.4%和16.7%。由于纺织原料类购进价格的上涨,拉动价格总指数上涨了2.2个百分点。


(杨金刚)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