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天津市直接利用外资工作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努力进取,逆境中求发展、觅商机,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实施了一系列调整、创新,全年直接利用外资工作再创佳绩。
2004年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02个,比上年增长17.1%;合同投资总额95.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3%;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达到55.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1%;高于全年工作目标19.1个百分点。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达到2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4%,高于全年工作目标11.4个百分点。
2004年市委、市政府继续把对外开放作为全市工作的战略之举,下大力气积极扩大招商引资渠道,在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注重引资的质量。2004年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达到415万美元,比上年高119万美元。全市新批总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为304个,增长53.5%,占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数的27.6%,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全市新批总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项目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为42.03亿美元,增长97%,占全市的75.2%,比上年提高14.6个百分点。新批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直接利用外资项目204个,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36.34亿美元,占全市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总额的65%;新批总投资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直接利用外资项目120家,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34.8亿美元,占全市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总额的62.3%。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直接利用外资项目4个,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达11.9亿美元,占全市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的21.3%。分别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天津海原集成电路(天津)有限公司、柏龙威(天津)有限公司。
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在天津的投资进一步加快,全年又有17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津投资,涉及投资项目22个,投资总额为6.88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为3.86亿美元,其中由500强企业出资的投资额是3.33亿美元。其中首次来津投资的有6家,他们是日本的积水建房、日本邮船、日立、三菱电机、爱信精机和美国的沃尔玛。
截止到2004年底,已有10个国家的106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天津投资,投资项目为276个,投资总额为104.5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为75.23亿美元,其中500强企业投资额为72.17亿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天津投资的行业分布以第二产业投资金额最多,所占比重也最大,为88.56%,其中制造业占88.11%;第三产业占11.4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占5%,金融保险占3.61%。
制造业仍是天津市直接利用外资的主力。2004年天津市制造业合同外资额3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4%,占全市的61.5%。吸引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居前五位的行业为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汽车、专用设备和化工原料制造业,吸引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均超过1.5亿美元以上。电子设备制造业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快速增长成为2004年直接利用外资额的亮点,该行业吸引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1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倍,占全市的25%。
商贸、房地产、金融和文化等第三产业的利用外资有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第三产业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13个,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19.35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6.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1%、45.7%和35.8%,其中商业、房地产增势不减,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分别为9.2亿美元和5亿美元,分别增长107.4%和45.8%。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第三产业项目达到95个,比上年增长37.7%,其中房地产企业、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和社会服务业分别为28、47、20家,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1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1%。天士力立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吉斯达(天津)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都是天津市在该领域首次直接利用外资的项目;交通运输业中,东方海陆、远航矿石码头等重点合资项目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超过5000万美元。另外,在金融方面,越来越多的知名跨国金融机构与天津市开展合作,软银投资成立全国第一家非独立法人中外合资创投基金,渣打集团参股环渤海银行;文化方面,国际传媒巨头-华纳在国内率先与天津市合作设立影城项目等等无不彰显全市全面对外开放的赫然成绩。
2004年,天津市的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按出资国家和地区分组列居前六位的国家与地区依次为:香港、维尔京群岛、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六个国家和地区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占全市吸引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的63.7%,其中,香港比上年增长8.5%,维尔京群岛增长2.3倍、美国增长31.7%,日本下降8.7%,韩国增长37.1%,台湾增长34.2%。欧盟国家来津投资加快,增长幅度明显。2004年欧盟十五个国家对天津市投资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英国、意大利国家分别投资0.82亿美元和1.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近2倍和10倍。
2004年,区域招商引资发展较快。开发区、保税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为天津市直接利用外资增长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农口12个区县直接利用外资增幅呈高速发展。2004年全市18个区县和开发区、保税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中,开发区、保税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实现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分别为19.22亿美元、15.24亿美元和2.4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0.5%、57.7%和52.3%。三区合计占全市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总量的比重为66%。农口12个区县吸引直接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16.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1.2%,增幅比全市高12.1个百分点。
2004年,新批项目资金到位率高,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实缴资本到位企业1680家,比上年增长12.2%,其中2004年新批企业占22.1%。2004年,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204个项目中资金已经到位的有55个项目,实际直接利用外资5.9亿美元,新企业开工建设的项目24个,到位率为23.1%。其中柏龙威(天津)发展有限公司、爱德克斯(天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天津艾达自动变速有限公司、天津远航矿石码头有限公司等项目已实现当年注册,当年外资全部到位;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丹纳赫西特传感工业控制(天津)有限公司、天津亿兆高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从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分国家地区来看,居前六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日本、香港、韩国、维尔京群岛、美国和新加坡。天津市从上述六个国家和地区吸引的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到位额16.73亿美元,占全市的67.7%。
从产业结构分布看,制造业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到位率达5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电气设备、汽车制造和化工行业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分别为1.5亿美元、3.7亿美元和1.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倍、2.7倍和1.8倍。
2004年,全市三资企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4年全市三资企业实现总产值2770.6亿元,同比增长43.4%,其中三资工业企业产值2751.57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1.2%;实现销售收入3159.16亿元,同比增长41.5%;出口快速增长,出口额达170.56亿美元,同比增长49.3%,占全市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81.7%;实现利润总额230.9亿元,同比增长136.6%,其中三资工业企业利润213.88亿元,占全市工业利润的比重达到51.8%;实缴税金总额135.75亿元,同比增长36%。三资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