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额破千亿

企业规模、效益大幅提高


  2004年全市商业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积极落实 “三步走”战略,进一步调整结构,开拓市场,招商引资,服务生产,支持建设。天津市消费品市场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下,整体运行态势良好,零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元,企业规模、效益实现了同步增长。

一、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呈增长态势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看,除6月份和9月份零售额增幅低于10%以外,其他各月均保持两位数增长。1月份在春节市场的拉动下,零售额增长19.8%;4、5月份由于同期基数较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高达19.6%和29.8%;7月份以后,市场趋向平稳运行,零售额增幅在9.5%到14.6%之间波动。全年全市累计实现零售额1052.70亿元,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增长14.1%,比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

(二)“三资”经济发展迅猛,个体、私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
  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业三年保护期结束,审视天津市零售业版图,世界三大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已落户津门,并通过多种形式快速扩张。全年“三资”经济实现零售额48.76亿元,同比增长31.5%,增幅远远高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591.23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6.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7.3%,对全市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为66.7%,是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推力量。从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情况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68.69亿元,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0%,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2%;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97.63亿元,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3%,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6.3%。

(三)热点大类商品销售保持快速增长
  
2004年,天津市吃、穿、用、烧四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353.00亿元、200.54亿元、476.65亿元和22.5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5%、13.5%、16.6%和28.6%。但消费结构有所改变,吃、穿、用、烧四类商品占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3.5%、19.0%、45.3%和2.2%,与上年相比,前两类商品比重下降,后两类商品分别比上年提高2和0.2个百分点。
  随着天津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家庭财产日趋丰厚。2004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1.2%和11.3%,引领居民消费由满足型向享受型过渡。在所统计的25个大类商品中,有21类实现增长,其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石油及制品类、金属材料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等比较畅销。据对全市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统计,2004年零售食品、饮料、烟酒类41.39 亿元,增长 17.8%;零售书报杂志类5.82 亿元,增长 17.1%;零售文化办公用品类5.45 亿元,增长 24.9%;零售石油及制品类15.87亿元,增长31.0%;零售汽车类27.87亿元,增长25.0%。

(四)餐饮市场保持活跃势头
  
2004年天津市餐饮业不断更新经营理念,调整经营结构,基本形成了以大企业集团为龙头,大众餐馆为主体,方便快餐为补充,各种菜系和特色菜品互为衬托的餐饮市场。同时,通过采取连锁经营和开办餐饮超市等新的经营方式以及基础设施规模扩大和档次的提高,有效的增强了全市餐饮行业的服务功能和发展潜力。另外,随着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普通居民进入餐馆、酒楼就餐,节日期间更是顾客盈门。2004年天津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在外用餐支出783元,比上年增长28%,推动了餐饮市场的快速发展。全年全市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2.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对全市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7.6%。

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规模、效益实现双增长 

(一)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
  
2004年天津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收入1898.74亿元,增长27.3%。其中批发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84.61亿元,增长28.68%;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4.13亿元,增长20.64%。 
  在批发企业中,石油及制品类、金属材料类支撑销售总规模的半壁江山。石油及制品类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53.29亿元,占全市的29.3%,增长30.1%;金属材料类实现销售收入465.40亿元,占全市的24.6%,增长47.6%,为增长最快的批发业。
在零售企业中销售收入最多的是百货零售业,其销售收入为93.19亿元,增长7.0%;其次是家电零售业20.81亿元,增长42.0%;再次是汽车零售业17.14亿元,增长41.0%。特别是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业是上年的近3倍,这也说明人们生活质量和档次在发生质的变化。

(二)经济效益同步大幅度提高
  
随着天津市商业体制改革和商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全市商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大幅度上升。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利润43.69亿元,增长41.21%,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利润33.46亿元,增长39.77%。最好的行业是烟草及制品批发业实现利润2.72亿元,是上年的2.1倍;石油及制品批发业实现利润2.70亿元,增长33.0%。
  零售业全年实现销售利润为10.23亿元,增长46.56%。分行业看,百货零售业、家用电器零售业实现利润最多,实现商品销售利润5095万元和4225万元,增长1.1%和4.0%。

(三)资产负债率略有降低,资金利用率有所提高
  
2004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资产合计为684.09亿元,负债合计为543.87亿元,资产负债率79.5%,比上年的80.2%略有下降。其中批发企业资产负债率83.5%,零售企业资产负债率64.7%,均比上年有所降低。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82.98%,高于全市水平3.48个百分点;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6.3%,低于全市水平3.2个百分点。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百元资产实现商品销售利润6.39元,比上年的5.48元多出0.91元,以此计算全市多创造商品销售利润6.22亿元。其中,批发业百元资产实现商品销售利润6.21元,比上年高出0.68元;零售业百元资产实现商品销售利润7.05元,比上年高出1.76元。 


(张琦 刘树全)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