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1)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2) 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缫丝、纺织、制革等;(3) 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4) 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小卧车)的修理等。

1984年以前农村的村及村以下办工业归属农业,1984年以后划归工业。工业统计调查单位为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

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2) 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 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轻工业

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2)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重工业

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1) 采掘()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等工业;(2) 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3) 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根据上述划分原则,修理业中以重工业产品为修理作业对象的划为重工业,反之划为轻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大、中、小型企业

根据2003年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依据,将工业企业划分为大、中、小型,而不再按照企业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和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划分。划分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从业人员数

2000及以上

300-2000

300以下

销售额

万元

30000及以上

3000-30000

3000以下

资产总额

万元

40000及以上

4000-40000

4000以下

工业总产值

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资产总计 

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固定资产合计

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主营业务收入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反映企业经营主营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利润总额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利税总额

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本期应交增值税之

产品销售率

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产品销售率(%)=

工业销售产值

×100

工业总产值(现价)

 

总资产贡献率

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贡献率(%)=

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

×100

平均资金总额

 

公式中: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期末资产之和的算术平均值。

资产负债率

该指标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

×100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次数,反映投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产品销售收入

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公式中: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期初和期末的流动资产之和的算术平均值。

成本费用利润率

反映企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

利润总额

×100

成本费用总额

 

公式中:成本费用总额为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