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社会发展报告

 

201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全面推动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大力实施20项民心工程,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一、人口规模适度扩张,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

 

(一)外来人口拉动全市人口规模扩张

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经济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口集聚效应不断释放。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46.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14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00.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2.3%,比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外来人口增加24.17万人,占常住人口增量的80.2%,继续成为全市人口规模扩张的主要动力。

(二)人口结构持续改善

2015年末,全市少年人口(0-14岁)151.7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8%,与上年持平;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1246.5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0.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148.6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6%,回落1.6个百分点。2015年天津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5.3%。人口总负担系数为24.1%,比上年末回落2.4个百分点。

(三)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单独二孩政策顺利实施,人口出生规模在可控范围之内。单独两孩审批12079件,出生6489人。201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5.84‰,比上年回落2.35个千分点;死亡率5.61‰,回落0.4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23‰,回落1.91个千分点。

 

二、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一)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鼓励大众创业激发社会活力,让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以“职业培训包”模式开发新的创业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创业群体和不同阶段特点的创业培训需求,为创业者提供补贴和担保贷款。通过实施政府培训补贴,鼓励和引导职业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重点面向45岁以下企业中青年职工、院校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5年,全市新增就业48.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0%以上。

(二)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5年末,全市就业人口总量896.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59万人;其中,城镇就业710.67万人,增加19.22万人。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就业66.17万人,减少1.81万人;第二产业320.16万人,减少21.35万人;第三产业510.47万人,增加42.75万人。

第三产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量比重为56.9%,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项增收措施全面落实,企业养老金实现十一连增,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上年的1680元调整至1850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640元调整至70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440元调整至540元。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01元,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21060元,增长12.0%;转移净收入7183元,增长2.1%;财产净收入3400元,增长5.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82元,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11032元,增长11.0%;经营净收入4949元,增长3.3%;转移净收入1726元,增长16.4%

(二)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230元,增长8.0%。其中,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住房维修及管理、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教育等服务支出分别增长26.0%25.0%22.1%1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739元,增长7.3%;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支出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29.5%19.5%18.4%11.0%。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2%29.5%,分别比上年回落1.0个和1.9个百分点。

 

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加强

 

(一)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实施多项居民社会保障新的政策措施,社保制度更加惠民。建立了“2+4+3”的医保制度体系,通过职工和居民医保两项基本制度,与职工大额医疗费救助制度、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等补充保险制度有机衔接,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统筹、城乡统筹。扩大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覆盖范围,政府补助标准逐年提高。2015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54.1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2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532.11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86.2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65.1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21.10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295.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7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385.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43万人。

1  2011-2015年天津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

   

参保人数(万人)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474.52

479.07

493.08

509.59

522.00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498.27

502.23

508.44

514.03

532.1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458.71

490.26

520.67

545.44

565.18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98.00

102.60

106.41

111.84

121.10

城镇职工失业保险

258.75

268.69

278.69

287.57

295.32

(二)打造特色养老服务

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出台《天津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强化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创新推出建设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建立养老机构的准入、退出和运营监管制度,规范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新建养老机构13家、托老所3家,新增养老床位8369张,全市养老机构达到428家。新建日间照料中心91家,全市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数量达到1047个,服务覆盖全市240个街道和乡镇。

 

五、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一区二十一园”建设稳步推进,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8%。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0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860家。有效专利不断累积。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85万件;专利授权3.7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624件;年末有效专利10.3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85万件。创新主体稳步增长。年末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49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5个。在滨海新区设立“双创特区”,全市众创空间达到106个。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市1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技术发明奖3项,科技进步奖12项,涉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全年完成市级科技成果2610项,属于国际领先水平77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85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2590项,合同成交额539.18亿元,增长29.0%;技术交易额418.35亿元,增长49.9%

(二)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新成绩。推进学前教育提升计划,新建和提升改造140所幼儿园。完成第二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全市16个区县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截至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509所,小学849所;普通中学招生13.21万人,在校生42.70万人,毕业生14.23万人;小学招生11.09万人,在校生60.21万人,毕业生8.0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5.25万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迈上新台阶。完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任务,与教育部签署共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协议,成功举办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完成第二批8所国家中职示范校国家级验收。全市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8所,全年招生4.72万人,在校生11.91万人,毕业生3.75万人。推进卓越人才系列培养计划,新增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增设26个本科专业,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入驻新校区,中医药大学、医科大学、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有普通高校55所;全年招收研究生1.80万人,在学研究生5.30万人,毕业生1.63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4.50万人,在校生51.29万人,毕业生13.21万人。

 

六、医疗资源调整深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

 

(一)卫生资源不断增加

第二儿童医院正式开诊,天津医院改扩建、医大空港医院新建、环湖医院改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222个,比上年末增加232个;卫生机构床位6.37万张,比上年末增加0.2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9.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9万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试点机构。积极推进住院患者无陪护和营养包餐工作,创建了10家无陪伴医院和40个无陪伴示范病区。二、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分别达89%100%

 

2  2011-2015年天津市卫生事业基本情况

 

 

 

 

 

 

 

 

 

年份

卫生
事业
机构
(
)

 

卫生
机构
床位

(
)

 

卫生
技术
人员

()

 

 

 

#医院、
卫生

#医院、卫生

#执业
(助理)
医师

#注册
护士

 
 

2011

4431

461

49423

44661

73321

29833

25815

 

2012

4551

465

53509

48896

76922

30710

27637

 

2013

4696

482

57743

53062

80983

32059

29715

 

2014

4990

522

60984

56484

84783

33340

31577

 

2015

5222

546

63693

59689

90703

35871

33804

 

 

(二)公共卫生安全服务扎实推进

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1.08岁,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连续第十年分别控制在10/10万和6‰以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75%,为114万老年人提供了健康体检。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服务体系,专家门诊号源预约开放率达50%以上,门诊预约比例达43.52%。推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依托“i-Tianjin”建设项目,以医科大学总医院为试点,建设“Q医”平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8%,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保持连续下降趋势。

(三)持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

全市卫生计生人员11.2万人,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59人。全行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科学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458人,国家级突贡专家25人。建设2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形成血液病、临床肿瘤、器官移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骨科、眼科、口腔、肾病等优势学科。

 

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一)文化惠民服务丰富多彩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文化中心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各场馆全年组织各类公益文化普及活动700余场,天津图书馆全年365日向读者免费开放,总流通人次216万,文献外借265万册次。截至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6个,文化馆19个,博物馆22个,公共图书馆31个,街乡镇综合文化站241个。惠民服务内容更多丰富。数字群艺馆、数字非遗微信平台、公共文化民心桥平台、天津图书馆“百姓选书我买单”微信平台等“公共文化数字为民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发行6万张“天津文化惠民卡”,更多市民走进剧场,享受高水平、低票价的惠民演出;举办特色展览200余个,观众数达900余万人次。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第三届读书节、第十七届“群星奖”等活动成功举办,丰富了全市百姓文化生活。文化产品丰富多彩。全年出版图书5257.71万册,期刊3163.98万册,报纸6.57亿份;摄制电影故事片18部,64家院线影院放映电影73.43万场次,观影人数2108万人次,票房收入6.8亿元,增长48%;全市共有广播节目10套,市级电视节目16套。

(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竞技体育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举办了201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2015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天津站)等10余项国内外赛事,在国内外比赛中共获得59枚金牌,其中,国际比赛21枚,国内比赛38枚。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举行了第十五届“健身大拜年”系列活动、“我爱足球”中国民间足球争霸赛、海河龙舟节等活动,丰富了市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加快建设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新建、更新体育健身园500多个,为南翠屏公园、南开区绿水园等5个公园配建体育设施;建设武清郊野公园、北辰郊野公园户外健身休闲区。

 

八、深入推进美丽天津建设,城乡环境进一步改观

 

(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大力推进“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深入开展清新空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绿化美化行动,强化“五控”治理,全面提升载体功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全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四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2.6%11.2%2.5%2.6%。深入推进清新空气行动。严格落实控煤、控尘、控车、控工业污染、控新建项目“五控”治理措施,重点在治污减排上下功夫。关停陈塘庄热电厂,基本完成主力电厂燃煤机组清洁化改造,634台锅炉完成煤改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关停淘汰落后污染企业222家;全市29万辆黄标车全部淘汰,全面实施国五机动车汽柴油和国五机动车排放标准。全年环境空气达标天数220天,比上年增加45天;PM2.5浓度均值70微克/立方米,下降15.7%。深入推进清水河道水环境治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扎实推进清洁村庄建设。完成村庄植树绿化39.3万株,全年建设清洁村庄1360个、美丽村庄150个。扎实推进清洁社区行动,建设第三批181个美丽社区。建成了一批郊野公园,林木绿化率提高到23.7%,完成绿化面积2408万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园面积9.83平方米。

(二)市容市貌全面提升

持续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立体化提升主干道路沿线环境。精心实施城市夜景建设,建设中心城区主干道路25公里夜景灯光线,重点打造三岔河口、古文化街、奥式风情区等“六大特色灯光组团”,友谊路至天津站后广场4条主要线路夜景灯光线,城市道路路灯开启率达到100%,路灯设施完好率达到98%。全面实施“净化”工程,垃圾清扫、收运、处理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中心城区主干道路首次实现机扫水洗全覆盖,积极推进餐厨垃圾“就近就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8%

 

九、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推进,公用事业服务功能提升

 

(一)大交通体系逐步完善

津保铁路投入运营,与京广、京沪、津秦和京津城际四条高铁无缝对接,天津成为全国高铁枢纽。京津城际延长线、京蓟和津蓟市郊铁路通车,西南环线、京津城际机场延长线等抓紧施工,京滨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京津塘高速公路北部新区高架工程、京台高速天津段正式通车,全市高速公路ETC覆盖率达到94%2015年,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41亿吨、1411.10万标准箱,到港邮轮97艘次。天津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启动建设,新增、恢复和加密航班航线102条,异地候机厅达到20座,旅客吞吐量1431.4万人次。轨道交通建设加快,5条地铁线同步建设,6号线部分路段实现试运行。截至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6549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30公里。

(二)城市客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公共交通承载能力持续提升。2015年,全市新开公交线路50条,优化调整30条,年末公交线路达到707条;新增、更新公交车辆2435部,运营车辆总数达到11619部。通过建立以城际线、城乡线为主体,城区线、村村通线为补充的线网格局,构筑城乡一体化公交服务体系。城市客运量平稳增长。全年城市客运量(不包括出租)18.56亿人次,增长2.6%。其中,公共汽电车客运量15.70亿人次,增长4.0%;地铁客运量2.56亿人次,增长2.2%

(三)民生事业不断完善

连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加快旧楼区改造,全年提升改造散片旧楼区846个,30万居民直接受益;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万套,建成7.7万套,新增发放租房补贴1.1万户;示范小城镇开工农民安置住宅503万平方米,竣工502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985.25万平方米,自来水供水总量8.14亿立方米。新建标准化菜市场20个,总数达到325个。

 

十、创新社会治理,和谐稳定发展再上新水平

 

(一)大力推进依法治市

深入推进“法治天津”建设,着力促进依法治市,切实提高为民服务工作能力。拓展诉讼服务大厅、网站及12368热线功能,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诉调对接中心、诉讼辅导室、司法确认服务工作站。加强涉民生案件审理。制定物业服务、交通事故纠纷案件审理标准,审结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民间借贷、投资理财以及住房、就业、医疗等涉民生案件73191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大法治宣传力度,与我市主流媒体合办法治栏目4个,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社区、乡村等活动,赠送法律书籍,提供咨询服务。

(二)创新社区治理

推动社区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实施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改革,切实提高便民惠民水平。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专业调解多方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妥善化解民生纠纷。深入开展“平安天津”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我市成为广泛认可的全国最安全地区之一。大力推进社区办公服务设施达标建设,提升改造287个社区办公服务设施。

(三)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成效

开展首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投入500万元福彩公益金专项资助35个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项目。组织开展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学习雷锋、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陈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