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规模持续扩大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时期,全市商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需放缓不利影响,认真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稳增长、促消费的各项政策举措,消费品市场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流通规模稳步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时期,全市商业积极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大力开拓市场,商贸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十二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阶梯状增长,先后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和5000亿元大关,2015年达到5257.28亿元,比2010年增长81.1%,年均增长12.9%,显示出全市消费品市场具有较强的需求成长潜力和实际增长能力。“十二五”期间,商品销售额连续跨越三个万亿元台阶。2011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别跨越了2万亿元、3万亿元和4万亿元台阶,2015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全市商品销售额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并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2624.66亿元。全市商品销售额从2010年的15933.0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2624.66亿元,增长1.7倍,年均增长21.8%2015年,全市商业增加值完成2320.33亿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75.14亿元,住宿餐饮业增加值245.19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90.3%55.5%,分别年均增长11.1%6.5%2015年,商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14.0%,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27.0%,居服务业各行业之首。

 

二、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助推消费市场快速发展

 

随着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快速提升,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居民消费更趋个性化、时尚化,消费热点和亮点不断涌现。一是金银珠宝和化妆品类商品持续热销。2015年,金银珠宝类零售额58.96亿元,比2010年增长1.52倍,年均增长20.3%,金银珠宝类商品已成为居民综合避险、保值增值的重要商品。化妆品类零售额55.88亿元,比2010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2%。二是汽车成为推动市场消费的主打商品。随着百姓收入水平和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特别是私家车消费发展速度空前高涨,成为消费市场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极。2015年,汽车类零售额670.69亿元,比2010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4%。三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建筑及装潢类、家具类、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2015年,建筑及装潢类零售额67.37亿元,比2010年增长5.8倍,年均增长46.8%。家具类零售额35.01亿元,比2010年增长11.2倍,年均增长66.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32.59亿元,比2010年增75.3%,年均增长11.9%。四是新型时尚文化消费逐渐引领市场潮流,成为消费市场的新亮点。文化娱乐体育类零售额36.91亿元,比2010年增长1.53倍,年均增长20.5%。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0.93亿元,比2010年增长22.4%,年均增长4.1%。五是通讯器材类升级换代较快,已成为时尚。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手机的功能得到极大的扩展,特别是苹果等新型国外手机进入国内市场,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稳步增长。2015年通讯器材类零售额37.19亿元,比2010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8.9%

 

三、餐饮市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成效初显

 

“十二五”时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餐饮市场努力适应消费者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消费方式的新变化,主动转型,创新发展,餐饮服务逐渐向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转变,餐饮市场呈现平稳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新态势。2015年,全市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748.78亿元,比2010年增长94.6%,年均增长14.2%;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达到906家,比2010年增长25.8%。大众餐饮消费需求强劲,美食广场、快餐店、连锁店等生意红火。2015年,全市限下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603.15亿元,增长15.4%,占到全市营业额的80.6%,拉动全市营业额增长12.1个百分点,显示了居民较为旺盛的大众就餐需求。

 

四、民营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引领带动作用日益突出

 

全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商业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竞争能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全市商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业民营企业实现销售额13294.60亿元,比2010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25.6%,占全市销售额的42.8%;实现零售额1758.10亿元,比2010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17.8%,占全市零售额的63.8%,比2010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住餐业民营企业实现营业额85.27亿元,比2010年增长60.2%,年均增长9.9%

 

五、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随着电子商务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以及腾讯数据中心、惠普数据中心等一批互联网及信息业龙头企业落户天津,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具备了良好的科技环境和硬件支撑,促进了全市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截至2015年末,全市培育3个国家级和4个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大宗商城、天津粮油商品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铁合金交易所、天津港散货交易市场、滨海化工网等一批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已投入运营,初步形成了滨海高新区、武清区、空港经济区等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2015年,网络消费大幅增长,全年实现零售额460.4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限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44.03亿元,比上年增长95.2%,成为消费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网购在改变人们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的同时,已经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渠道。

 

六、商业体系建设加快,便民网络日益完善

 

“十二五”时期,全市积极打造具有不同辐射服务能级的四级商业中心体系,商业设施以每年增加100万平方米的速度建成开业。截至2015年底,全市建成投入使用的大型商业设施面积达235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综合体35个,超市97个,百货店72个,1000平米以上餐饮店300个,批发市场116个,特色商业街区51条。各级商业中心定位更加清晰,各个商业街区特色更加鲜明,商业繁荣繁华得到有力促进。着眼于打造15分钟便民消费圈,即居民步行5分钟有便利店,10分钟有菜市场,15分钟有综合性超市或社区商业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城乡生活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标准化菜市场325个,连锁化社区菜店200个,主食配送中心18个,早餐网点6000余个,农村便利店4200余个。各种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近1.7万个、200万平方米。商业经营连锁化程度继续提高,全市商业连锁门店2626家,营业面积275万平米。

 

七、商品交易市场持续发展,龙头作用明显

 

“十二五”时期,全市遵循市场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挥积聚效应,培育出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设施好的商品交易大市场,形成了以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生活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协调发展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2015年,全市超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即年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56个,其中,消费品交易市场42个,生产资料市场14个,共实现成交额1598.36亿元。其中超10亿元的市场有25个,共实现成交额1472.02亿元,占全市各类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总成交额的92.1%。这些大型市场,对全市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和消费品流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民生商贸扎实推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大型购物中心作为一种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多行业、多业态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以节约用地、缩短交通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投资效益等优势特征成为现代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的新兴模式,并成为商业新理念、新模式、新品牌的孕育地和集聚地,有力推进跨界式消费,提升商业消费能级。2015年,全市调查的32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共实现营业收入117.50亿元,比上年增长46.8%;营业面积达147.86万平方米,吸纳从业人员3.33万人。在扩大流通、促进消费、便民利民、扩大就业、改善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商业综合体也为周边乃至整个商圈带来了客流。2015年,全市积极优化零售商业布局,引导大悦城、水游城、欧亚达商业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调整业态结构,增加餐饮及休闲体验业态商户面积。人人乐启动了“电子货架”模式,津工超市推出了K店模式和建立了“微店”并上线运营,满足了消费者多元需求。

 

九、“假日经济”特征明显,成为拉动消费重要动力

 

“十二五”时期,全市商贸和旅游企业抓住节假日有利时机,积极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不断完善优美的购物环境,通过形式多样的优惠让利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顾客进行消费,“假日经济”已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突出亮点。节假日期间,多数商家销售的商品比平时要多出2030%。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各大商场、超市的商品销售多是平常的12倍。2015年借助春节、“五一”、“端午”假期,组织推动区县举办重点商贸节庆活动18场,天津年货购物节日均客流量2万人次,欢乐谷嘉年华系列活动规模日均3万人,有力拉动了假日消费;举办意风区西餐文化节、大运河餐饮文化节等主题活动,扩大天津美食之城影响,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

“十二五”时期,全市商贸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总量规模和运行质量均跃上了新台阶。展望“十三五”时期,全市消费品市场发展仍将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行。而随着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措施的深入贯彻实施,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潜力将不断释放,商贸经济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对全市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健康持续较快增长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赵忆群  刘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