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
天津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2%。
创新驱动作用提升。上半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670家,累计达到5.78万家;新增“小巨人”企业342家,累计达到2722家。加快落实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一企一策”,首批92个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已完成立项。大力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有2144家企业实施了2348个转型升级项目。
节能降耗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248.3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8%,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3%,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扩大1.9个和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消费煤炭2163.13万吨,同比减少140.72万吨,下降6.1%,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实施工商登记制度和行政许可制度改革,上半年,全市新注册民营企业26889户,比去年同期增长83.9%。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5326.14亿元,占全市的37.9%,同比增长20.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3557.42亿元,增长30.0%,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3.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58.8%,主要投向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民营企业出口51.53亿美元,增长18.8%,快于全市出口14.7个百分点。
二、实体经济稳步增长,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夏粮再获丰收,夏粮总产量58.62万吨,增长2.3%。上半年,蔬菜产量226.80万吨,增长4.6%;猪肉产量15.34万吨,增长0.1%;水产品产量10.73万吨,增长4.9%;禽蛋产量10.08万吨,增长2.0%;牛奶产量32.71万吨,增长1.5%。
工业结构呈现积极变化。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61.01亿元,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实现不同程度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2%,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环境保护产品产值增长31.0%,航天航空增长17.7%,新能源和节能材料增长17.4%,生物技术和医药增长15.7%。小微企业增长较快。小型、微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0%和29.9%,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5.2个和19.1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有所加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2%,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增势良好,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0.5%和11.2%,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4个和0.2个百分点;港口货物吞吐量2.59亿吨,增长3.6%;机场旅客吞吐量561.72万人次,增长35.7%。商贸流通规模稳步扩大,上半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18041.28亿元,增长15.3%;住宿餐饮业营业额351.61亿元,增长12.1%。服务外包保持高速增长,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11.76亿美元,其中离岸执行额6.39亿美元,分别增长30.3%和40.3%。新兴金融创新发展,截至6月末,全市批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62 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18家。商务租赁、科技服务、计算机软件等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增长,1-5月实现营业收入301.09亿元,同比增长18.4%。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需求稳中有升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2.19亿元,增长16.5%。其中,城镇投资5680.59亿元,增长16.7%;农村投资371.60亿元,增长13.1%。服务业投资比重提高。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2.30亿元,增长18.7%;第二产业投资2602.70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投资3025.59亿元,增长16.9%,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3.3%,比一季度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批发零售、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倍、58.2%、33.7%和33.5%。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基础设施投资1038.89亿元,增长8.3%,比一季度加快16.1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0.6%,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33.1%。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943.68亿元,增长16.5%,比一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5%,降幅比一季度扩大5.1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1.28亿元,增长4.5%,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21个商品大类中,15类商品零售额实现不同程度增长。文化、信息等新的消费热点逐步形成。限额以上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71.4%;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62.55亿元,增长98.9%。大众餐饮保持较快增长。限下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80.27亿元,占全市营业额的79.7%,增长15.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受限购、限行政策影响,汽车消费继续回落。汽车零售额下降23.3%,石油及制品零售额微增0.5%,同比分别回落42.1个和17.2个百分点。
四、进出口规模扩大,招商引资势头良好
外贸出口保持增长。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49.83亿美元,增长6.7%。其中,进口401.69亿美元,增长8.3%;出口248.14亿美元,增长4.1%。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08.83亿美元,增长7.1%;加工贸易出口122.14亿美元,增长1.1%。从出口市场看,传统市场中,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分别增长10.6%、8.2%和4.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8.0%;新兴市场中,对巴西出口增长35.1%,对东盟出口增长2.8%,对俄罗斯出口下降28.5%。
招商引资稳步增长。上半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09家,合同外资额123.09亿美元,增长10.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07.93亿美元,增长12.4%。制造业引资快于服务业。制造业实际直接利用外资47.17亿美元,增长17.4%;服务业实际直接利用外资58.98亿美元,增长6.8%,占全市的54.6%。来自香港的实际直接利用外资54.38亿美元,增长2.7%,占全市的50.4%;来自德国、韩国和英国的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分别增长1.2倍、71.3%和70.4%。全市实际利用内资1930.64亿元,增长16.4%,来自北京、河北的资金占41.4%。
五、抓住改革发展契机,区域经济势头较好
滨海新区改革建设稳步推进。组建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实现了“一颗印章管审批”;推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积极申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卡罗拉、博瑞特、华泰汽车、河南大厦等项目竣工,采韦莱变速箱、中联重科、托普索催化剂等项目开工建设,京津城际延伸线及于家堡交通枢纽、西外环高速、津港高速二期、中央大道海河隧道等工程进展顺利。
区县经济多元发展。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京津产业新城、京津合作示范区等平台,积极承接北京功能疏解,发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区县发展拓展空间。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全市474座商务楼宇实现税收收入264.7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税收超过亿元楼宇达到69座。旅游市场繁荣活跃,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44.7万人次,增长11.0%;实现外汇收入14.6亿美元,增长12.6%。现代都市型农业稳步发展,启动建设155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10万亩放心菜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六、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运行保持稳定
财政税收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1212.03亿元,增长15.1%。税收收入798.05亿元,增长18.8%,占公共财政收入的65.8%,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落实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增长13.3%,营业税增长19.9%,企业所得税增长19.3%,个人所得税增长23.8%。
新增贷款同比多增。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287.53亿元,比年初增加1402.15亿元,同比多增144.49亿元,余额增长13.2%。受互联网金融业务、理财产品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存款增速放缓。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25083.48亿元,比年初增加1767.74亿元,同比少增27.42亿元,余额增长13.5%,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民计民生持续改善
新增就业稳中有升。部分加工制造企业用工需求扩大以及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24.70万人,增长0.1%,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6%。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市就业人口达到855.44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制定21项增收政策措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低工资标准、城乡最低保障标准。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25元,同比增长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46元,同比增长11.7%。
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住房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支出分别增长42.3%、23.3%和21.1%。全面推进保障房投资建设,上半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26万套。旧楼区提升改造工程有序推进,西于庄危陋房改造顺利推进。深入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植树造林38.5万亩,上半年PM2.5浓度同比下降17.6%。
八、消费价格平稳运行,生产价格持续走低
消费价格涨势趋缓。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6%,衣着类价格上涨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4.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4%,居住类价格上涨2.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0.6%。
生产价格降幅收窄。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8%,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8%。
附注:
(1)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天津海关,金融存贷款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财政收支数据来源于天津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