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

2012年天津农业经济运行回顾与2013年展望
  【内容提要】2012年,我市农口部门和各涉农区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天津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面临气候、自然灾害以及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等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我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蔬菜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总的来看,2013年天津农业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

  2012年我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5.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3.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1.59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种植业增加值95.05亿元,畜牧业增加值43.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6.3%,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5.4%和25.6%,是拉动我市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受气候影响,粮食平产、棉花减产,单靠蔬菜一枝独秀,2012年种植业和畜牧业对农业增加值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发生了变化。两业对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9.6%和54.8%,分别比上年下降46.3和提高了43.9个百分点;拉动农业增加值增长0.9和1.6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下降2.1和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林业、渔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64亿元、29.37亿元和1.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2.2%、0.3%。

  一、2012年农业生产简要回顾

  2012年,我市农业生产形势与常年相比较为复杂和特殊,政策、气候和市场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特点。

  (一)政策扶持持续加力,农牧生产稳产增产

  一是体现在粮食生产上:2012年,我市连续第八年实行种粮补贴政策,调动和巩固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种植面积继续增长。特别是秋粮种植面积,增幅更是创近五年来最高水平,带动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实现较大增长。

  据统计,2012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484.38万亩,同比增长3.9%。其中,夏粮种植面积为169.69万亩,同比增长0.8%;秋粮种植面积为314.69万亩,同比增加了近17万亩,增长5.7%。

  二是体现在蔬菜生产上:2012年,我市在“4412”工程基础上,又提出了4年建设40万亩放心菜基地的规划。截至年末,已完成“放心菜”基地建设10.2万亩。蔬菜生产已由“量增”转向“质升”。蔬菜种植面积增速较往年有所回调,全年共种植蔬菜133.37万亩,同比增长2.1%,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在蔬菜种植面积增速回调的同时,各区县充分利用“4412”工程和“放心菜基地”建设成果,积极调整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增加茄果类和食用菌等高产高效蔬菜品种。2012年全市蔬菜产量达到447.40万吨,同比增长3.8%。蔬菜产值也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1.93亿元,在种植业产值中占比达52%,比上年增加6.5个百分点;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占比达27.1%,比上年增加3.3个百分点。

  三是体现在畜牧业生产上:2012年,我市继续加大对示范园区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使我市生猪生产在面对价格低位运行和养殖成本上升的挤压时,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确保了我市生猪市场稳定。全年共出栏生猪374.21万头,同比增长6.1%;猪肉产量29.2万吨,同比增长5.8%,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了7.6和7.1个百分点。

  2012年,我市家禽存、出栏量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全年出栏家禽8009.45万只,同比增长11%;禽肉产量11.31万吨,同比增长11.9%;年末家禽存栏量为2542.42万只,同比增长9.8%。

  (二)气候变化异于常年,灾情影响比较严重

  2012年,我市气候条件异常,先是夏季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暴雨,使大田作物特别是玉米、棉花遭受了重大损失,蔬菜、畜牧业设施也受到一定影响。紧随其后,是30年一遇的三代粘虫害,给玉米生长带来了严重威胁,玉米单产下降了7.7%,棉花减产超过20%。

  面对灾情,农口部门及各涉农区县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组织科技力量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防灾救灾,将损失降至最低。尽管如此,我市玉米总产量仍同比下降了2%,为92.45万吨,比上年减产1.93万吨。而棉花产量更是跌破6万吨的近年最低线,为5.76万吨。

  2012年,我市入冬较早,且较常年寒冷,一些区县冬小麦错过了最佳播种期,冬小麦播种面积较上年减少13.64万亩。同时,寒冷的天气使得蔬菜生长缓慢,成为蔬菜价格大幅上扬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总体上讲,我市粮食生产随着优良品种的推广、农业科技投入的加大,以及农业生产配套设施逐步落实到位,2012年还是实现了夏粮和稻谷的亩产、总产双增。在夏粮及稻谷等粮食作物的带动下,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161.76万吨,同比仅减少0.04%,仍为丰收年景。

  (三)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个别品种波动较大

  2012年,在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市粮食价格再度稳步上扬,以小麦、玉米为代表的谷物价格同比上涨了5.1%。 同时,受天气、生产及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蔬菜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蔬菜综合平均单价每公斤同比上涨了15%。

  生猪价格在2012年春节后开始回调,并自4月份起连续8个月稳定在每公斤14-15元之间。一直到元旦前,受节日消费需求拉动影响,12月我市生猪价格才升至每公斤16.6元。

  进入2012年下半年,受供需关系、养殖方式和膳食结构等因素影响,我市牛、羊肉价格出现大幅上扬,全年牛肉平均单价为每公斤17.71元,同比上涨10.9%;羊肉平均单价为每公斤24.19元,同比上涨8.5%。成为继“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后的“牛魔王”、“羊贵妃”。受此影响,我市牛羊生产呈现快速增长,全年共出栏牛19.02万头,同比增长5.7%,牛肉产量3.26万吨,同比增长5.8%。年末羊存栏量达到41.39万只,同比增长了14.8%。

  2012年,我市鸡蛋价格波动较大。其主要原因是蛋鸡成熟周期短,养殖规模易调整,供求关系变化快。一月份鸡蛋价格最高达到每公斤8.48元,之后下降到6.85元并维持低位运行。随后,每逢节日来临,消费需求均会拉动鸡蛋价格大幅上涨,收购价格最高接近10元,而节日过后,鸡蛋需求量减少,鸡蛋价格又随之回落。这种 “过山车”式的价格走势在2012年发生了几次,较常年有所不同。受此影响,2012年我市禽蛋产量为18.66万吨,同比减少0.1%;蛋鸡存栏量为1129.89万只,同比减少0.6%。

  2012年,我市水产品价格与其他各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的最大不同就是稳定,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市各渔业主产区县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优化养殖结构,确保水产品产量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36.50万吨,同比增长3.7%。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0.8%。

  2012年,我市牛奶价格也基本保持稳定,为3.44元/公斤。全年牛奶产量为67.87万吨,同比减少1.8%;奶牛存栏量为15.58万头,同比减少1.3%。

  二、2013年农业生产形势展望

  (一)夏粮生产有望获得好收成

  冬季的几次有效降雪为冬小麦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墒情,2013年,在气候条件正常的情况下,我市夏粮生产有望继续获得好收成。同时,随着粮食收购价格的提高以及国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政策的实施和不断攀升的生产成本,粮食价格预计仍将保持上涨趋势。

  (二)蔬菜生产结构继续优化,价格将适度回落

  依托“4412”工程及“放心菜”基地建设成果,我市蔬菜生产紧紧围绕提升品质、优化结构目标,蔬菜生产预计仍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趋势,蔬菜价格将有望回稳。

  (三)畜牧业生产仍将维持稳定较快增长态势

  我市年末生猪存栏193.75万头,生猪存栏充足,生猪生产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而不断高企的牛羊肉价格将使得消费需求有所减少,牛羊肉价格上涨的动力也会有所减弱。而 “速成鸡”事件,预计也将给肉鸡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总的来看,在粮食、蔬菜及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的带动下,2013年我市农业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趋势。


分享到: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