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

天津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性分析
  【内容摘要】2012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积极推进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由于不同产业的收益不同,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不同,就业弹性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动,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本文利用2008年至2012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主要数据,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剖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拓展就业开辟途径。

  一、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状况

  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状况

  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性分析

  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的协同系数
  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内在关系分析

  四、就业人口的就业弹性分析

  1、天津市就业弹性变化情况
  2、与北京市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的比较
  3、进一步发展我市第三产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上看,我市可借鉴北京市的发展经验,依托强大的实体经济,延伸产业链,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对工业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区进行规划;同时,可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远郊区建立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为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区域,在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加快第三产业就业发展速度。

  第二,继续加大政策上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应从政策上保证该类型企业的稳定发展,提升就业者信心;同时,加快部分产能过低或企业盈利水平较低的二产企业转型速度,在转型过程中,配以专业的咨询机构以及更加完善的机制保证,确保企业平稳向第三产业的转型。

  第三,重点发展服务业以及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并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并加快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发展步伐,在稳定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中高科技水平、高产出企业的发展步伐,加大资金投入,稳定市场、优化企业生存环境。

  综上所述,天津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从宏观上看,处于较为协调的发展态势,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作用,在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带动下,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良性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与第三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比较,天津市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附录
  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内在关系证明
  2、就业弹性的基本概念


分享到: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