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解读回应
4月15日,天津市统计局发布2016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巡视员张强就津城楼市、猪肉蔬菜价格、就业形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1、中心城区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
天津作为房地产二线城市的热点,今年以来房屋交易量价齐升,商品房销售持续升温。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414.19万平方米,增长18.5%,比去年全年加快8.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500.68亿元,增长64.7%,加快44.3个百分点。中心城区销售快速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4倍;从本市房地产库存情况看,住宅供需基本平衡,存量主要是非住宅项目。从商品住宅看,中心城区住宅项目少,供不应求;部分远郊区住宅项目库存相对较多,其他区域基本上都在供需比的合理区间之内。
2、住宅销售价格涨幅扩大
一季度,本市二手住宅涨幅高于新建住宅。从新建商品住宅同比价格看,自去年9月份开始由降转升,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2月同比上涨4.7%,在70个大中城市中排第12位;从二手住宅同比价格看,自去年8月份止跌回稳以来,连续6个月涨幅扩大,2月同比上涨6.1%,在70个大中城市中排第8位。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与住房相关消费随之走旺,限额以上建材、家电、家具等零售额分别增长41.5%、37.9%和33.6%;房地产相关税收增长较快,契税、土地增值税分别增长49.3%和1.2倍。
3、菜价不会长期居高不下
一季度,本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去年全年扩大0.3个百分点,自2014年四季度以来首次步入“2时代”。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分别上涨4.9%和4.2%。猪肉和鲜菜价格涨幅较大。由于前期猪肉价格较低,养猪场户积极性受挫,市场供应偏紧,价格出现上行。3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4.3%,影响CPI上涨0.28个百分点;一季度猪肉价格累计上涨22.6%。随着养猪预期效益变好,养殖户扩栏补栏,后期生猪出栏逐步增加,市场供应将趋于平衡。预计中秋、国庆节前生猪价格将高位运行,但受夏季消费需求处于淡季、饲料等养殖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再有,前期低温寒潮影响了鲜菜的生长,市场供应相对不足,鲜菜价格上涨较多。3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上涨32.6%,影响CPI上涨0.77个百分点;一季度鲜菜价格累计上涨24.6%。随着天气转暖,北方菜供应增多,菜价上涨压力会逐步缓解,预计菜价总体将呈现回落态势。
4、新兴服务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本市新兴服务业就业较快增长。含金量较高的互联网和相关技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就业增加,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业、专业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分别增长34.1%、26.2%和7.6%。第一季度,因为房地产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二手房交易火爆,链家房地产等房地产中介产生大量的用工需求,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从业人员增长53.3%。三是部分传统制造行业从业人员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5、商业综合体正与网购争锋
“互联网+”带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电子支付方式日益普及,正在颠覆传统的消费模式。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络零售额增长94.3%,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的增速,网络约车、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新型服务模式极大地释放消费潜力。城市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商业综合体充分发挥功能集聚优势,满足居民餐饮、休闲、购物、娱乐等多样化需求。专项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32家商业综合体销售额117.51亿元,增长46.8%。一季度,大悦城、恒隆广场、万达广场等综合体零售额均保持快速增长。
6、惠及民生钱都花在刀刃上
一季度,医疗卫生、城乡社区、文化体育与传媒等支出分别增长50.8%、35.5%和29.6%,均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增幅。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行7万张文惠卡,持卡人享受400元购票补助。全面加快清新空气行动进度,完成49座68台工业燃煤锅炉改燃工作,一季度空气质量达标天数58天,同比增加18天。